首页

玉足脚

时间:2025-05-25 03:46:41 作者:乙巳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举行 浏览量:71727

  2023年12月1日至3日,第十七届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在北京交通大学举办。本次年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和中国电子学会智慧交通信息工程分会承办。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张兆田、北京交通大学校长余祖俊等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荆涛主持开幕式。

  来自全国各地200余位电子信息领域的专家学者以“研教融通 智启未来”为主题,共同研究和探讨信息通信工程领域学科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电子信息领域工程教育、科研、产学研结合及专业建设等提供建设性方案。

  12月2日院长年会特邀报告环节由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曹学勤、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艾渤、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武楠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罗毅,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分别作关于“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新举措初探与实践”和“建一流平台、培养大量实验科技人才”的主旨报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赵祥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吴启晖、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孔令讲、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校长张钦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曹先彬、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院长彭木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党委书记沈渊、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陈红胜、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行业总经理郭金亮等10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会议圆桌论坛聚焦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主题。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关新平、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原院长郭庆、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安建平、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原院长隆克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空间信息研究院院长宋朝晖、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闫连山作为圆桌论坛嘉宾进行分享。

  12月3日上午的报告会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副院长田大新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教育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认证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谈振辉,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秘书长王志华,教育部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指委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原院长陈后金,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崔嵬,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在琛,Avnet 亚太区副总裁钟侨海,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产教融合BU 总裁李文波,MathWorks中国教育事业部总经理李庆节等8位专家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是电子信息领域教育科研盛会,是中国电子学会发起的聚焦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研讨的专业性学术会议,旨在搭建以全国高校电子信息领域相关学院院长和系主任为主体的交流平台。自2005年举办首次活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共计3000余位院长及系主任参与,是国内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电子信息领域教育学术活动。第十七届高校电子信息学院院长(系主任)年会邀请百余所高校参与,近200位院长出席会议并交流。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天天学习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总书记提到这支“银发”队伍

在黄委黄河水量总调度中心大厅,一整面墙的电子屏幕显示沿黄省(区)及黄河干流的重要水库、水文站的实时水位、流量等信息,以及干流沿线涵、闸的取用水情况。“黄河水资源拥有了‘数字大管家’,”黄委水资源局水调处干部王伟禄指着屏幕介绍,“可以对全流域雨水情、取用水、生态流量、节约保护等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南开大学团队介入式脑机接口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

随着公路开通,曾经偏僻幽深的莲峰三村里逐渐多了农家乐、露营地、生态农庄等现代服务业设施,“烟火气”被带进了村中。如今,因历史悠久,风光卓绝,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庄吸引了无数市民前往观光“打卡”。

湖南宁乡举行机插机抛秧现场演示会 助力春耕生产“加速度”

在漳台养老人才交流方面,漳州市级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聘请台湾养老专业人才授课培训、带班教学,组织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赴台湾养老机构跟班学习。台湾居民入职漳州市养老服务机构,与大陆居民同等享受入职奖补和在职补贴政策。

世界温州人“走归眙眙”:力量聚合发酵 家乡日新月异

10年前,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招待会上,总书记曾指出,“过去,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辉煌。今天,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够战胜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各种艰难险阻,铸就我们人民共和国更大的辉煌。”

(杭州亚运会)蓝色泳池的“升旗手”:守护每一个荣誉时刻

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重点需增强五方面能力。一是增强技术能力。着力增强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科学支撑。二是增强创新主体实力。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健全国有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技术扩散机制,加大行业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供给。三是增强标准规则影响力。在5G、高铁等优势领域,争取形成适用于大部分国家的标准规则体系。四是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大力吸引科技人才,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实现核心零部件、基础材料和装备的进口替代,减少对外依赖。五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控制力。建立健全重点产业、关键环节、核心龙头企业及其配套企业联系机制,鼓励企业基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等结成联盟关系,加强互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